小時候看過一部很酷的電影~大地英豪,翻譯翻的很爛,英文是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,題材很特殊劇情讓人感到很無語的一部片,由印地安人撫養長大的白人,卻成為該部族的最後一代。不過在約略瞭解霧社事件的歷史之後,熊熊發現原來台灣原民、移民漢人以及阿本仔之間的故事,比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的故事要讓人感動三十七倍!小時候台灣史提到霧社事件,頂多提到原民抗日殺了很多日本人而已,其實這裡面真正的故事完全不是抗日而已,小時候國民黨為了鞏固政權在教育上當然不會點破,一直到現在相信許多鄉親也還是不懂抗日殺了很多日本的原民,有很怎樣嗎?有怎樣到魏德盛花了十幾年的時間,就為了拍賽德克‧巴萊?
稍微爬過文之後,深深發覺 莫那魯道,真的酷!難怪朱銘也會為他特別製作了雕刻作品。
以下部份內容取自wiki
莫那·魯道(賽德克語:Mona Rudao;1882年-1930年12月1日),他是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族馬赫坡社的頭目,為馬赫波首領魯道巴伊(Rudao Bai)的長子。也是賽德克族霧社群的總頭目,為日治時期重要的抗日事件──霧社事件的領導人。霧社事件是以殺害日本人為開始,後來日本台灣總督府採取強烈鎮壓手段對付原住民,而到了後期,形勢對賽德克的戰士們不利,莫那·魯道最後持槍自殺(另一說上吊於樹上,事件發生後多年才發現上吊屍骸)。
1933年其遺骸被日本人意外尋獲,日人將其送至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研究室做為學術標本。1974年,國立台灣大學在其族人及長老強烈的要求下,莫那·魯道的骨骸方遷回霧社的「山胞抗日起義紀念碑」旁下葬。
莫那·魯道(賽德克語:Mona Rudao;1882年-1930年12月1日),他是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族馬赫坡社的頭目,為馬赫波首領魯道巴伊(Rudao Bai)的長子。也是賽德克族霧社群的總頭目,為日治時期重要的抗日事件──霧社事件的領導人。霧社事件是以殺害日本人為開始,後來日本台灣總督府採取強烈鎮壓手段對付原住民,而到了後期,形勢對賽德克的戰士們不利,莫那·魯道最後持槍自殺(另一說上吊於樹上,事件發生後多年才發現上吊屍骸)。
1933年其遺骸被日本人意外尋獲,日人將其送至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研究室做為學術標本。1974年,國立台灣大學在其族人及長老強烈的要求下,莫那·魯道的骨骸方遷回霧社的「山胞抗日起義紀念碑」旁下葬。
▲ 霧社事件紀念公園,裡面是莫那魯道的墓,屍體被日本人研究很久之後,才從台大移到這裡安葬。
▲ 其實原民不是單單抗日這麼簡單而已,這背後的還牽扯到原民文化、日本以夷制夷、和親、部族等多項因素,單純說抗日搞得好像原民受到國民黨的感召而起義一樣...。
參與霧社事件的六個社當中,能作戰的壯丁共一二三六人,最後有六四四人死亡,其中二六七人被殺,二九零人自殺。
霧社事件在官方觀點而論,是視為一起抗日事件,認為是為了反抗日本統治的求生事件。但另有一派說法認為並不完全如此。此說認為霧社事件實為一種希望能與祖靈結合的求死事件。當莫那·魯道動手將妻子槍殺時,是希望將妻子送回祖靈的家。眾人自殺時,心中並沒有對敵人的恨意,而是平靜迎向祖靈。與其說是「自殺」,倒不如說比較類似「殉道」。
參與霧社事件的六個社當中,能作戰的壯丁共一二三六人,最後有六四四人死亡,其中二六七人被殺,二九零人自殺。
霧社事件在官方觀點而論,是視為一起抗日事件,認為是為了反抗日本統治的求生事件。但另有一派說法認為並不完全如此。此說認為霧社事件實為一種希望能與祖靈結合的求死事件。當莫那·魯道動手將妻子槍殺時,是希望將妻子送回祖靈的家。眾人自殺時,心中並沒有對敵人的恨意,而是平靜迎向祖靈。與其說是「自殺」,倒不如說比較類似「殉道」。
▲ 莫那魯道的故事,有興趣的鄉親可以爬文看看,或者等電影「賽德克‧巴萊」上映之後去看看,這部電影的故事可說完完全全將台灣這個小島族群之間的關係,做了最鮮明的闡述。
▲ 這位就是連阿本仔也會怕的莫那魯道,他最後靠著自己的力量跨越了彩虹橋。
▲ 拍一張正常角度的牌樓。
▲ 這傢伙應該是懷孕了,看他樣子沒有說很舒服哩。
▲ Canon EOS 60D 的好處,就是可以透過翻轉螢幕配合 Live View 以及快速對焦拍攝低角度照片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